9月1日-2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新葡的京集团350vip暑期实践团前往门头沟区永定镇开展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题的实地调研。
9月1日,实践团首站来到何各庄村进行调研。村党支部书记田胜利与实践团成员举行座谈,田书记讲到何各庄村的每一位党员,在基层治理过程中都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村“两委”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既加强了党员和村民的党性认识,又使党群关系更加紧密,并通过建设完善文化墙、红色广播站、智能垃圾分类站等便民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此外,村“两委”始终贯彻落实“为村民办实事”的理念,定期通过广播站、微信群来发布便民信息,做到“未诉先办”,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进行转变,切实做到了群众诉求无小事。村“两委”始终将村民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在村“两委”接手本村的物业工作后,不仅降低了村民所需缴纳的物业费,让村民得到了实惠,而且通过合理规划停车位、完善绿化管理等举措切实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座谈会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对村民进行了随机访谈。
团队成员与当地干部在何各庄村调研
团队成员与当地干部在何各庄村村委会门前合影
随后,实践团来到小园村进行调研。镇党委委员、村党支部书记李玉涛谈到,在疫情期间村“两委”成立了七个工作小组,从信息监测、物资保障、门岗疫情防控、隔离管控等多方面开展本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党员和群众齐心协力抗疫情,取得了显著的抗疫成效,并使得小园村获评“北京市首批无疫村”。小园村还实行了“三色管理法”来掌握本村的人口流动情况,及时做到动态调整和科学管理。小园村着力开展“党员群众同参与,齐抓共管促创城”的活动。村“两委”发出倡议:让我们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做文明创建的推动者。此外,村“两委”通过本村特色党建品牌“红园”为载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播红色文化。小园村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群众需求,使村庄治理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实现“管理—治理—服务”的转变,成功走出了一条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的治理之路。
调研团成员与当地干部在小园村村委会举行座谈
调研团成员对当地村民进行访谈
9月2日,实践团来到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三站——侯庄子村进行调研。村党支部书记侯延河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侯庄子村是一个典型的拆迁村,租户人数较多,村“两委”通过实施“五色管理法”来精准掌握各类居民的信息。此外,侯庄子村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在村庄治理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与退役士兵定期举行座谈会等形式,逐步带动退役军人积极参与本村事务的管理。“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侯庄子村将“永守民心,一言为定”的服务理念融入到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定期组织人员对空巢老人进行慰问、解决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难题。为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侯庄子村还针对创城、疫情防控等不同工作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法。通过定期巡逻、上门走访等途径,侯庄子村切实保障了村民的各项利益,进而形成了和谐的社区氛围,在村“两委”与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打造了干净整洁的村居环境。
侯庄子村内部面貌展示图
调研团成员对当地村民进行访谈
最后,实践团来到本次调研的终点站——艾洼村。党支部书记薛建辉、村委会主任赵玉宝与实践团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艾洼村打造了本村红色党建品牌——“红艾草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以此来带动志愿服务的开展,涌现了红色细胞小分队、城市志愿服务队等一系列志愿组织,形成了村民人人踊跃参与,共享村庄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此外,艾洼村将村规民约中“爱国守法、诚信友善、文明有礼、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等诸多内容进行提炼,改编成为“三字歌”。通过“三字歌”这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针对部分村民就业难的困境,村“两委”在协助提供部分相关岗位的同时,还积极帮助他们进行技能培训,提高自主就业能力。在疫情期间,艾洼村的党员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维持了稳定的生产、生活秩序。
通过两天的实地调研,实践团成员切身感受到基层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统筹兼顾。深刻认识到只有始终坚持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切实解决好基层治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乡村基层治理能力,筑牢实现乡村振兴的根基。
调研团成员与当地干部在艾洼村村委会举行座谈
调研团成员与当地干部在艾洼村村委会门前合影
指导教师:荣聪贤 杨润聪 孟翊洁 蔺晓晴
团队成员:朱权辉 韩天雷 张恒迪 张婷阳 韩星 程茜 冯冠军 郝政斌 袁茉莉 张田希子
编辑|刘珍珍